-
輔導管道
-
輔導方向
-
輔導增能與資源
<
>
線上輔導及諮詢:結合通訊軟體平台及以線上會議方式辦理
線上諮詢服務 |
各地的社區單位以地理位置及性質分區方式為原則,結合通訊軟體平台建立10個群組,每群組約8個社區單位,由輔導專家以文字輸入、語音/聽寫輸入、照片/圖片上傳等方式提供即時簡易的諮詢服務。 |
經驗交流與線上互動會議 |
分社區屬性及以符合專家專長為原則,每區每月進行一次兩小時之線上會議,依社區單位需求及執行進度,提供有需要之社區人員/志工進行討論及經驗交流。 |
議題式線上會議 |
每月進行一小時議題式線上會議,根據社區服務單位之需求訂定會議主題,規劃專家與社區單位於線上提供相關資訊與進行討論。 |
分區團體輔導
分北、中、南、東與離島四區分區辦理工作坊,邀請社區單位人員出席,以學習健康促進活動執行,推展經驗交流及成果發表分享為目的。
目的 |
建立社區與輔導團隊的關係、合作默契,提升組內之交流,進行主題性增能課程。 |
對象 |
分群組進行,每群組於10-11月期間舉辦一次組內的分區團體輔導工作坊,由輔導組長主責,邀請社區與會人數約10-15位。 |
地點 |
鼓勵直接在社區的場地,方便在地交流也可更了解社區現況。 |
討論方向 |
經營與執行面,如前後測、個案開發等議題、長者健康促進之議題、社區據點對輔導方式的回饋與建議、統整輔導經驗、蒐集新增的發展問題、成果回饋等,能幫助社區執行的小型交流課程。 |
實地輔導及單次實地輔導
依團隊輔導結果或配合縣市單位執行需求,輔導社區單位數量及名單由國健署、社區單位主動提出或由輔導專家評估選定之,預定每個社區一至兩位專家進行輔導。
經營管理 |
協助釐清據點理念與目標,及如何與本計畫連結,如何招生、找出服務對象的策略、如何與地方資源與各種計劃之間的連結(此輔導專家需要增能瞭解之)、資源的有效應用、經費使用、創新經營、永續經營。 |
品質管理 |
據點了解服務對象的特性、健康促進及品質管理、個案隱私、在地社團的輔導。 |
執行面 |
結合社區特色及在地需求、該如何整合服務、協助據點尋找在地人才、告知據點及參與者實證的意義,並提供執行上的協助。 |
結果面 |
輔導據點進行計畫撰寫和報告、執行者及參與者的感受如何、永續發展的方法。 |